32662014-06-25 09:48:53
玻璃幕墻所使用的玻璃,特別是經過鋼化的玻璃,強度是大大增加了,但是卻在自身材質中混進了硫化鎳雜質,雜質是如何混入的現還未根本查清,最大可能的來源是設備上使用的各種含鎳合金部件及窯爐上使用的各種耐熱合金。對于燒油的熔窯,曾報道在小爐中發現富鎳的凝結物。硫毫無疑問來源于配合料中及燃料中的含硫成份。當溫度超過1000℃時,硫化鎳以液滴形式存在于熔融玻璃中,這些小液滴的固化溫度為797℃。根據實驗檢測,熔爐中0.1克鎳可以形成的晶體數量多達5萬個。硫化鎳雜質,以小水晶狀態存在,在一般情況下,不會造成玻璃破損,但是由于鋼化玻璃重新加熱,改變了硫化鎳雜質的相態,硫化鎳的高溫α態在玻璃急冷時被凍結,他們在恢復到β態可能需要幾年的時間,由于低溫β態的硫化鎳雜質將產生體積增大,在玻璃內部產生局部的應力集中,這時鋼化玻璃自爆將發生。
然而,僅僅比較大的雜質將引起自爆,而且僅僅當雜質在拉應力的核心部位時才能發生鋼化玻璃自爆。NiS是一種晶體,存在二種晶相:高溫相α-NiS和低溫相β-NiS,相變溫度為379℃。玻璃在鋼化爐內加熱時,因加熱溫度遠高于相變溫度,NiS全部轉變為α相。然而在隨后的淬冷過程中,α-NiS來不及轉變為β-NiS,從而被凍結在鋼化玻璃中。在室溫環境下,α-NiS是不穩定的,有逐漸轉變為β-NiS的趨勢。這種轉變伴隨著約2——4%的體積膨脹,使玻璃承受巨大的相變張應力,如果α相晶體位于張力最大的玻璃中央時,膨脹產生的壓力可以使整塊玻璃破裂,破裂的時間也無法測定,可能是剛剛生產的玻璃,也可能是以前生產的玻璃已安裝到了玻璃幕墻上,一旦玻璃幕墻上的玻璃發生自爆是相當危險的,不過近年來,很多玻璃生產廠家正在努力的尋找防止玻璃“玻璃癌癥”產生危害的方法,如近年發明的熱浸法就是盡量使硫化鎳晶體轉化成β相,使含有雜質的玻璃在熔爐中破碎,大大減少了玻璃幕墻上玻璃的破裂,減少了危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