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272011-11-29 14:27:44
歷時5年的中德技術合作-中國既有建筑節能改造項目日前完成。中德技術合作-中國既有建筑節能改造項目總結會29日在京召開,會議回顧和展示了項目實施的成果,交流了既有建筑節能改造工作經驗,并對唐山、北京、烏魯木齊三個城市及個人進行了表彰,高度肯定了他們為該項目實施作出的貢獻。
據了解,我國目前建筑能耗約占社會總能耗的1/3,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建筑能耗有繼續增長的趨勢。我國北方采暖城市居住面積只有全國城市居住面積的10%,建筑能耗卻占到40%,不僅影響我國的能耗供應安全,冬季燃煤產生的污染也已成為影響當地經濟可持續發展和人民身體健康的重要污染源。組織和推動北方采暖地區既有居住建筑綜合節能改造,成為從中央到地方各級政府的一項重要工作任務。
據該項目負責人徐智勇介紹,在歐洲工業國家,建筑能耗占社會總能耗的40%。為借鑒國外經驗,住房和城鄉建設部組織了中德技術合作“中國既有建筑節能改造項目”,在唐山、北京、烏魯木齊等地開展一系列實踐,更科學和切合實際地制訂相關政策法規標準,開發適合我國和地方國情的技術路線和改造方案,制訂行之有效的群眾工作方法,以持續推動我國的節能改造工作。
本項目從2005年11月開始,為期5年,德國政府提供500萬歐元的項目經費,中方配套資金4000萬元人民幣。德國技術合作公司作為德國聯邦政府所屬的機構,受德國經濟合作與發展部委托代表德方執行項目。項目由五個主要領域組成:政策咨詢、示范項目、技術推廣、產業合作和知識管理。
從2006年起,中德技術合作-中國既有建筑節能改造項目先后完成了唐山、北京和烏魯木齊三個城市的既有居住建筑綜合節能改造示范項目,在天津、唐山、鶴壁和烏魯木齊完成了既有居住建筑基本情況調查,對唐山、北京、太原、哈爾濱、通化和包頭等城市的10個節能改造項目進行了評估,在太原、鶴壁、寶雞、拉薩、烏魯木齊等15個城市開展了巡回宣講和現場考察指導。
這一項目還利用外保溫質量聯盟和國內專家的力量,與唐山、烏魯木齊、合肥、北京、寧夏等省區市的地方建筑培訓部門合作開展技術培訓,培訓對象包括設計和項目管理人員,施工技術人員和工人以及質量監督監理人員。培訓內容包括:外保溫系統接點設計和施工方法、采暖系統設計優化和施工要點、低能耗和被動房建筑設計理念和要點等。
專家認為,中德技術合作“中國既有建筑節能改造項目”在唐山、北京、烏魯木齊等地的實施,取得了明顯的節能效果,為保護大氣環境、實現節能減排作出了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