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772011-11-29 14:23:45
“新能源產業發展規劃”千呼萬喚仍不出臺,作為新能源領域的三駕馬車,核能、風能、太陽能三大產業在十二五期間如何定位,一直是困擾產業界人士的一大難題。
日前召開的全國能源會議,分別對清潔能源中的水電、核電、風電和太陽能進行了定位,指出在核電領域要盡快形成自主品牌,風電要扶持大型風電企業發展,把太陽能打造成新興能源支柱產業。發改委副主任、國家能源局局長張國寶明確指出,“到‘十二五’末將實現非化石能源在一次能源消費中比重達到11.4%的目標。”
太陽能:將成新興能源支柱產業
對于太陽能產業,張國寶指出,經過多年發展,我國已形成了比較完整的太陽能光伏產業鏈,對國內太陽能光伏發電市場的評價是:有序啟動,起步良好。當前的主要問題是太陽能光伏發電轉化效率較低,發電成本較高。
我國是全球最大的光伏組件生產國,出口占全部產能的90%以上,國內光伏裝機量目前還十分小,2010年全國光伏發電裝機規模只有60萬千瓦。直到去年底,國家才出臺政策進一步加大對光伏產業扶持力度,提出力爭2012年以后每年國內應用規模不低于1000萬千瓦的目標。此外,行業還承受著產能過剩、高耗能高污染的質疑。
張國寶認為,經過多年發展,我國已形成了比較完整的太陽能光伏產業鏈,但太陽能光伏發電轉化效率較低,發電成本較高。“下一步將加強行業規劃和準入管理,引導產業健康發展。加大對太陽能發電技術研發的支持,同時要在太陽能資源豐富、具有荒漠和荒蕪土地資源的地區,建設一批大型并網光伏示范電站。在內蒙古、甘肅等地開展太陽能熱發電試點。把太陽能產業培養成為我國先進的裝備制造產業和新興能源支柱產業。”
核電:優先安排沿海核電建設
本次全國能源會議對核電未來發展寄予厚望。據悉,在十一五期間,我國核電建設進入高速發展期,目前在建機組達28臺、3097萬千瓦,規模占全球的40%以上,并已建設世界上首批三代核電機組。
在項目安排上,國家能源局強調,將優先安排沿海核電建設,穩步推進內陸核電項目。有序開工田灣二期、紅沿河二期、三門二期、海陽二期等項目。適時建設桃花江一期,大畈一期和彭澤一期工程。
風電:扶持大型風電企業發展
過去五年,我國風電裝機量獲得了迅猛發展,截至去年底,我國風電裝機量已達3100萬千瓦,連續五年增幅超過100%。統計數據顯示,我國陸地風能資源達23億千瓦,海上風能資源約2億千瓦,有著巨大的發展潛力。
困擾風電產業發展的兩大瓶頸,一個是風電并網難,一個是風電成本高。因此,加強智能電網建設和加強就地轉化利用就成為解決這兩大瓶頸的主要方向。
對于風電裝備制造業,國家將扶持大型風電企業發展,提高產業集中度,鼓勵風電企業和風電設備“走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