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102011-11-29 14:21:09
屋頂綠化是國外城市普遍采取的最有效的建筑降溫方式,研究顯示,屋頂綠化能使夏季屋頂溫度下降20℃—30℃,但在國內屋頂綠化卻處于尷尬境地。據統計,北京城區屋頂已綠化面積只有100萬平方米,不到城市可做屋頂綠化總面積的1%。那么——
今年的夏天格外熱。前不久,熱浪席卷北京等各大城市,數據顯示,北京城區的最高氣溫普遍超過了40℃,地面最高溫度更在60℃至68℃之間。
幾十年來罕有的高溫讓人備受煎熬,同時也讓人困惑,北京現在為什么這么熱?如何才能給城市“降溫”?
給屋頂“蓋帽子”是很多國外城市普遍采取的有效的建筑降溫方式,研究顯示,屋頂綠化能使夏季屋頂溫度下降20℃—30℃。在上海世博會的200多個場館中,85%的場館都做了垂直綠化和空間立體綠化。但目前,國內的很多城市屋頂綠化卻鮮見蹤跡。是技術?成本?還是政策?制約了屋頂綠化的推廣。屋頂綠化何時能擺脫今天的尷尬境地?
屋頂綠化可降溫
“提倡屋頂綠化不單單是美觀,更主要的是看中其生態效益。與其提倡概念性的"生態、環保"口號,還不如有具體量化的"節能、低碳"指標。”王仙民這樣認為。
對于屋頂綠化的優點,王仙民介紹說,以北京為例,屋頂綠化可以大大改善北京眼下面臨的“熱島效應”。北京多年來大規模地建設馬路、高架橋、高層建筑等,這些建筑到了夏季就成了城市的"加熱器"。建筑物頂層溫度最高可達78℃,但如果是屋頂經過簡易綠化,夏季頂層溫度只有29℃—30℃,表面溫度和未有綠化的相差20℃—30℃。現在北京屋頂已綠化面積只有100萬平方米,不到城市可做屋頂綠化總面積的1%,所以它總的生態效果還沒有顯示出來。
目前北京正處在用電高峰,空調用電占總用電量的50%—70%,空調又排放污濁的空氣,即耗能又污染。屋頂綠化可以凈化空氣,還可大大減少市民用空調的時間,節約能源。如果北京的屋頂綠化達到70%,城市就可以完全從“熱島效應”和能源危機中解脫出來,變惡性循環為良性循環。
屋頂綠化可以形成對城市水資源的良性循環,而屋頂綠化的植物具有滯留、收集、過濾水的功能,經處理過的雨水可以澆花、洗車,甚至可以作為飲用水。北京園林研究所專家韓麗莉說:“"綠屋"可以截流64%的雨水。”
除此之外,王仙民還提及了其他種種優點:減少噪音、增加生物多樣性、改善城市空中景觀等等。“人是從森林中走出的,親近自然是人類的本能和需求,森林中的負氧離子含量很高,滿足人類的需求,而城市尤其是北京這樣的大城市里環境污染嚴重,負氧離子含量太低,"空中花園"會大大增加負氧離子數量,讓人有融入大自然的感覺。”他說,“屋頂綠化中的植物有黏著粉塵、空氣顆粒的作用,雨水可以帶著這些粉塵、顆粒進入土壤中,再吸收降解。特別是一些碳匯建筑,可以吸納二氧化碳,這是其他建筑所不能比擬的。”
還需政策鼓勵引導
王仙民認為:“很多人對屋頂綠化的理念并不清楚,將"屋頂綠化"定義為"在屋頂種草"。屋頂綠化需要社會各個階層人士,尤其是政府的支持。”中華環境保護基金會汪主任也持相同的觀點,覺得政府對屋頂綠化缺乏政策上的引導和經濟上的補貼。
韓麗莉認為,北京市制定了一系列關于屋頂綠化的條款,也給予了一定經濟上的支持,但是一些“政策上的瓶頸”還有待突破,比如說過去的政策市屋頂綠化限于6層及6層以下(18m)的建筑,實際上,在北京這樣的大城市里,開發商不會考慮建6層以下的樓盤,這樣無形中就限制了屋頂綠化發展的空間。
筆者也查閱了一些資料,對于屋頂綠化補貼,德國對轄區內居民自費屋頂綠化給予50%的補償款以資鼓勵,日本將“屋頂綠化”計入建筑綠化總面積以及貼補體積率,給予贊助金、低率融資等優惠政策……而在中國,相關的補貼資助并不多。
造價將逐步降低
北京大筑綠化公司的陳技術員認為,主要原因在于如今國內建筑設計時沒有考慮到屋頂綠化的承重、防水問題。“因為造價高,設計合同上甲方不會主動提出這一要求,設計者也不會主動考慮到這些。”
他說,一般的綠化市價約100—200元/㎡,而最簡單屋頂綠化就要200元—300元/㎡,花樣多些的話就要超過1000元/㎡,如此昂貴的價格讓房地產商望而卻步。但是為何國際上的屋頂綠化做得如此順利呢?陳技術員說:“關鍵還是在于造價,比如德國屋頂綠化在政府的大力支持和補貼下,重視后期養護,"慢功出細活",而中國因為房地產商要盈利,講究"速成",這就限制了精品的的產生。”
對屋頂綠化造價高昂的爭議,韓麗莉表示,這個問題慢慢會隨著綠化技術、社會綠化需求等各方面的發展迎刃而解。“以往的屋頂綠化造價是高于普通綠化造價,現在它的價格是越來越平民化了,并且它的價格還會不斷降低。同時,寸土寸金的大都市里,隨著各項土地費用的上升,地面綠化的成本會越來越高,傳統綠化和屋頂綠化的價格差會越來越小。”
技術將更趨成熟
屋頂綠化首先對建筑的荷載、排水等等都有要求,是不是這樣的要求真的阻礙了“綠屋”的發展和推廣呢?
王仙民認為:“技術上的難點不多,均可以克服。我們可以向國際上的伙伴"取經",德國、日本等國家的屋頂綠化都做得很好,甚至在我國農民中也不乏在屋頂用土辦法"種菜""種莊稼"的成功先例。”
韓麗莉表示,從技術上來說,我國的屋頂綠化已經比較成熟。她說:“北京近年出臺了《北京屋頂綠化規范》等一些新標準,只要按照新的屋頂綠化詳細規定操作,使用新型材料,不管是在防水上還是荷載上都不會有問題。比如荷載上,按照新規定,屋頂可分為兩種類型:不可上人屋頂(可承重150kg/㎡)和可上人屋頂(可承重300 kg/㎡)。我們嚴格按照這種科學分類進行不同的規格、內容的綠化:前者只進行簡單綠化,突出生態效益,種植些簡易的植物如景天類植物、佛手草等植物,甚至種植些蔬菜;后者可做”花園式“綠化,甚至可以布置景觀設施,人們可以在屋頂上休憩、游覽、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