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862011-11-29 14:21:08
11月24日,以“綠色經濟、互利共贏”為主題的2010中國綠色產業和綠色經濟高科技國際博覽會(簡稱綠博會)在北京展覽館正式拉開帷幕。在這場業界盛會上,全球綠色經濟和綠色產業領域的一流企業、技術、產品和最新的成果匯聚一堂,競相展示各自在能源、環保等領域的創新成果。本屆綠博會上,新奧“能源生態城”創新性地提出了對于節能減排、環境保護、循環經濟等各個問題的區域清潔能源整體解決方案,成為展會的一大亮點。
能源生態城:從“館”到“城”的理想與現實
當今科技已經可以讓能源的應用找到更多答案,將“耗能”建筑變成“產能”建筑。在綠博會上,新奧能源生態城則將節能減排從“一個館”延伸至了“一座城”。
在綠博會新奧展區,一座“能源生態城”的沙盤呈現在人們面前。與其他生態城不同,“能源生態城”以區域綜合能效最大化為目標,綜合利用太陽能、風能、生物質能、環境勢能等立體化、多品位清潔能源技術,通過混合能源匹配中心和泛能網完成四環節系統的能源、資源的循環利用以及優化匹配,為區域的清潔能源系統、智能建筑、智能交通等提供整體解決方案。
“能源生態城”針對能源全生命周期四環節(生產、儲運、應用、再生)進行了智能循環與高能效利用。例如“煤催化氣化項目”產生的廢氣CO通過“微藻生物吸碳”成為生產資料,轉化為生物柴油;生態城內的廢水、廢氣物則交由“生物沼氣項目”和“超臨界水氣化城市污泥處理項目”變廢為寶,轉化為氫氣和甲烷氣;同時“超臨界水氣化城市污泥處理項目”的高溫換熱設備將熱轉化為熱水進入“儲熱系統”,再經“混合能源匹配中心”進行能效增益后供應給園區的“供暖系統”。經過以上環節,“廢氣、廢水、廢氣物”得到再生循環充分利用,充分實現了節能、減排的雙重目的。
“節能就是最大的減碳”,中國環境科學學會秘書長任官平這么說。這也是“生態城”力求達到的目標。在“生態城”中生活,從根源上實現了節能減排,創造了一個美好環境。從“零碳館”到“生態城”,從理想到現實,人類的智慧在尋求與自然的和諧相處中不斷銳意創新,而創新是加速經濟綠色轉型的推動力。能源生態城讓人們真正感受到能源創新對生活的影響,看到了與人們未來生活密切相關的美好低碳生活。
能源生態城,離帕洛黑莫的生態城有多遠
芬蘭生態城之父埃羅·帕洛黑莫說:“世界上需要生態城,以便消除世界環境危機。”盡管目前世界上已有一些被稱為“生態城”的城市,但帕洛黑莫認為,它們與自己心目中未來的生態城相差還很遠,“全世界還沒有一座真正的生態城”。
在他看來,生態城必須符合三個基本條件:不污染環境;節約使用自然資源;建筑及其環境必須要與自然相融合。目前,被稱為十大未來城市的俄羅斯“太空之城”、雅加達“帆船城”、“首爾公社2026”等都在各自理念的指導下向生態城市邁進。
新奧集團在本次綠博會上推出的“能源生態城”似乎與帕洛黑莫的生態城有異曲同工之妙。據新奧集團首席科學家甘中學博士介紹,“新奧能源生態城”是基于系統能效技術和低碳能源轉化技術的應用,通過對傳統能源進行清潔高效生產、合理梯級利用及回收、可再生能源的高效利用,以及區域內的能源生產結構de智能配置和用能方式的改變,有效實現節能減排和能源的科學利用。據測算,“生態城”的可再生能源的使用例近70%,垃圾回收利用率超過90%,綠色交通比例達100%,碳減排率(包括可再生能源、生物固碳和CCS技術減排)超過70%,綜合能效指標居于領先水平,這可以說是新奧清潔能源整體解決方案的現實案例。就這些基礎數據對比而言,“生態城”不僅滿足了帕洛黑莫提出的基礎條件,而且在系統利用方面具有突出的優勢。
“生態城能否為環境危機開良方?”
帕洛黑莫預測,哪個國家建造成了世界上第一個真正的生態城,那個國家就擁有一種出口產品,而且是大宗出口產品,會吸引各國的建筑師、城市規劃者、政治家和其他游客來考察觀光。可以預見,如果中國自主創新的“生態城”能夠早日建成,不僅會帶來巨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也將為緩解世界環境危機開出一個良方。
推進能源科技創新,不僅僅是我國能源十二五規劃的突出重點,更是向綠色經濟轉型的有效舉措。企業對清潔能源自發、自主創新是轉型的靈魂。本次綠博會上,清潔能源創新技術、產品等匯聚,將能夠有效推動綠色經濟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