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552011-11-29 13:53:42
廣州亞運會離我們越來越近了。將于11月12日在廣州舉辦的亞運會,這是我國繼上海世博會后的又一盛會。而面對著中國這一體壇盛會,其智能建筑的發展,也成為人們關注的焦點。值亞運開幕式倒計時,讓我們一起來領略智能建筑的風采。
廣州塔
廣州塔,其驚世駭俗的造型設計,以及以幾何級數提升的施工難度,一度令業內震驚。廣州的建筑界曾公認其施工難度為世界第一,現場工程師認為其施工難度超過上海環球金融中心。施工方上海建工集團總工程師吳欣之談到:由于塔身旋轉,所以沒有一個構件是平直的,都是斜的。另外,普通的建筑橫平豎直,但電視塔里的每個間距都是變化的,長長短短都不一樣。
廣州塔從設計階段就考慮信息化時代的要求,正如廣州新電視塔的設計者荷蘭IBA|事務所的馬克.海默爾和芭芭拉.庫伊特夫婦談到:我們的夢想是讓智能建筑成為主流,具有真正的性能優勢,以面向環保的高質量建筑代替時尚和空洞的符號主義建筑。由此可見,他們把信息作為必須考慮的因素的設計理念和建成智能的面向環保的高質量建筑的指導思想是反映當今信息時代的潮流。
大劇院
在建筑方面,大劇院有效地利用建筑節能的方案,在整體建筑上采用玻璃和術混凝土相混合的方式,即保持水泥的粗糙面,不予磨光,目前我國還沒有用術混凝土建成的大型建筑,但建筑商準備設計方面考慮其他可行的材料代替術混凝土。
“圓潤雙礫”的設計方案在采光、表面防水、隔熱等智能設計方面都很好的做到節能環保,特別是在建筑外型的夜間照明方面,大劇場的照明主要由安置在頂部的4000多盞LED燈構成。這些燈不僅環保節能,而且其星星點點的效果與整體設計的“流動”感極為合拍,使觀眾得到全新的美感體驗。
博物館
博物館傳統的視頻監控,智能分析系統具有較大優勢,可以全天時運行,對監控畫面進行7×24不間斷的分析,提高了報警實時性,能在異常時間發生的第一時間報警,并可實時調動其他系統做出聯動響應,大幅度提高整個安防系統的反應時間。另外,例如基于智能視頻分析的人數統計功能,可用于博物館統計每天的人流量,這些數據對博物館的管理具有一定的參考價值。
西塔
西塔,這個歷經五年建設期、克服了許多工程技術難題、以兩天一層的進程創下世界建筑施工新速度從封頂之日起,它在建筑技術上創造了四個“世界第一”:使用全隱框玻璃幕墻面積和高度為全球超高層單體建筑之最;主體結構施工“兩天一層”刷新世界建筑施工新速度;一次成功泵送C100超高性能免振自密實混凝土至411米,創造了超高泵送新高度;全球首座自施工起即進行系統性結構健康監測的超高層建筑。
新圖書館
新圖書館位于廣州新城市中軸線上的珠江新城,廣州新圖書館總用地范圍為21067平方米,總建筑面積95000平方米,是目前位于中山四路的老圖書館的6倍。廣州圖書館新館工程總投資約8.4億元,藏書量約400萬冊。平均每天可接待1萬人次讀者,為提高建筑設計水平,建設具有“國內一流、國際先進”的圖書館。
總結語:智能建筑已經越來越走進人們的生活,隨著越來越多的人對智能化生活的高要求,未來智能化系統將會有更多的體現。而這種智能化融合的趨勢又使得智能建筑企業可以發揮更多自身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