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042011-11-29 13:53:41
新型墻體材料讓房子冬暖夏涼,公共照明全部來自風力發電,雨水經過回收后可以灌溉綠地,太陽能系統可保證24小時熱水,這些都不會增加業主額外的開支,還會省下不少公攤費用,住在這樣低碳、環保、節能又省錢的小區會不會讓你心動?
這就是鄭州市建筑節能示范小區的標準。據統計,鄭州市每年竣工的城鎮住宅高達數千萬平方米,可達到住宅節能設計標準的建筑不足竣工住宅總量的10%,購房者也只能望樓興嘆。
“開發商積極性不高是節能建筑發展遭遇尷尬的首要原因。”鄭州建設部門一位負責人說,建造節能房的成本比普通住宅高出10%左右,每平方米建筑成本也“水漲船高”要高出100元至200元。
一些開發商認為,節能建筑與普通住宅從表面上看并無多大差別,消費者在短期內感受不到節能效應,再加上節能房的售價較高,市場需求不大,與其把資金用在建筑節能上,不如多搞點綠化來增加樓盤賣點。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許多消費者表示買房子主要關心的是房價、地理位置、戶型面積,及小區綠化、教育資源、交通出行等。消費者節能意識的薄弱,進一步影響了開發商對建筑節能的重視程度。
利用可再生能源難度較大也是推廣過程中的“攔路虎”。這位負責人說,建造節能建筑需利用太陽能、淺層地能等可再生能源來解決建筑的采暖空調、熱水供應、照明等,設計的角度、施工的角度、計算達到的系數等要比一般普通建筑復雜,施工要求高。一部分開發商不愿意承擔新生事物帶來的“風險”,寧可選擇耗能大的傳統建筑技術。
據了解,鄭州市已在政府投資建設的公共建筑項目和重點工程中全面推廣可再生能源,通過在鄭州市圖書館、鄭東新客站等地標性工程中廣泛運用可再生能源技術,引導建筑產業的發展方向。
記者從鄭州市節能辦了解到,每10萬平方米的節能建筑可年節約748噸標準煤,減排二氧化碳2000噸。可見,積極推行建筑節能,對實現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為了進一步突破市場壁壘,鄭州市計劃明年在建筑領域全面推廣可再生能源技術,使其與建筑工程同步設計、同步施工、同步驗收,同步交付使用,對應采用而未采用可再生能源技術的建筑,原則上不得通過施工圖審查和施工驗收。